基隆區長街役場、基隆街役場、第一代基隆市役所
所謂的「役場」、「役所」是日語中地方行政區的機關,亦指其所在的建築廳舍,相當於村里辦公室、縣市政府(大樓)。基隆區是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包含了基隆街、仙洞庄、牛稠港庄、石硬港庄等街庄(在1920年合併為範圍更大的基隆街)。
基隆區長役場原本設置在基隆慶安宮(媽祖廟)的西廊,在1912年因慶安宮進行改建工程,而搬到基隆城隍廟的後進,直到慶安宮在1913年5月改建完工後,再搬回了慶安宮的東廊。由於區長役場設在廟內,仍會有行政事務處理的不便,基隆區長許梓桑在1916年11月11日,與約100位的台灣人在開會討論,並與基隆支廳長討論後,決定在廟前警察派出所的北側另建新的基隆區長役場廳舍,預算為10,000圓。
新的基隆區長役場廳舍後來在1919年春季動工,約在1919年11月完工,同月30日舉行落成式,廳舍是一棟磚造的兩層樓建築,由臺北廳的金子技手設計,一樓有60坪,二樓有40坪,總工程費為15,000圓。工程費用除了來自稅收,其他則來自捐款,包含了台灣礦業會事務所建築費及基本金1,500圓、明治神宮奉贊會1,000圓、忠勇顯彰會1,000圓、基隆神社拜殿復舊費1,000圓、基隆敬神會500圓、劍潭寺修繕及增築費300圓、台北曹洞宗別院本堂庫裡及觀音堂建築費300圓、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250圓、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150圓。
在區長役場落成不久,台灣的行政區劃在1920年10月1日進行了大幅改變,改成了「五州二廳」,基隆地區從「台北廳基隆支廳」變成了「台北州基隆郡」(兩者管轄範圍有差異),基隆郡下則設置基隆街、瑞芳街等街庄,原本的「基隆區長役場」因此就變成了「基隆街役場」。
基隆區長役場、基隆街役場、第一代基隆市役所 |
基隆區長役場設計圖(與完工的樣貌不同)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
基隆街在1924年12月25日升格成「基隆市」後,此建築則便成「基隆市役所」,直到市役所在1932年4月遷到基隆港東岸的日新町。至於舊的基隆市役所,曾討論是否改作消防詰所、圖書館或是第四公學校的部分校舍,最後決定改為設置消防詰所及社會福利設施,一樓設置簡易食堂,二樓設置授產場(職業訓練中心)及宿泊所、公設職業介紹所。
- 基隆街役場:基隆市基隆字媽祖宮口42番地 / 基隆市旭町一丁目13番地
- 原址:基隆市仁愛路孝一路51、52、53號
基隆街役場改掛上基隆市役所 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
基隆街役場位置 來源:基隆市街圖(1923) |
此建築在二戰拆除改建,目前是一般的民房,然而南側仍然是警察派出所,現在是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忠二路派出所。
原基隆區長役場位置圖(1945) 來源:中央研究院 |
原基隆區長役場現況 來源:Google Maps |
第二代基隆市役所
1924年12月25日,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之後因空間不敷使用,在1927年借用了市役所隔壁的二、三樓,並規劃設置獨立的水道係事務室。而後為了解決市役所空間太小的問題,於1929年12月24日在基隆公會堂召開了臨時市協議會,討論關於基隆市役所廳設新建,以及小學校、公學校增建的議題;市役所預定地在基隆俱樂部北側,預算20萬元,相較於當時的市役所,面臨較大的馬路,交通方便;然而反對在此新建市役所的意見則表示,預定地基地的地形不佳,不適合興建廳舍,而且費用對市役所的財政負擔太大,應該設置分室即可,或是選在別處的基地,但之後仍決定搬到日新橋通。
新基隆市役所基地周邊設施(公會堂、俱樂部、體育館)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
新基隆市役所位置圖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
1930年8月28日,舉行了基隆市役所廳舍工程的地鎮祭,祈禱工程能順利進行;之後在1931年3月動工,由台北市的池田好治承包興建工程,8月26日舉行上棟式上樑;1932年3月23日落成,30日舉行落成式,在4月14日公告遷入新址。另外,配合基隆市役所的落成,基隆市在3月31日後的五天內,舉辦了「基隆市役所落成記念展」。
基隆市役所位在街道轉角,平面配置成L形,為三層樓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建築風格為現代主義風格,外觀貼付黃褐色的十三溝面磚。
- 基隆市役所:基隆市日新町一丁目1、1-1番地
- 原址: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1號
基隆市役所落成記念展(左側可見基隆俱樂部)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
基隆市役所防空演習 來源:臺灣軍特種演習寫真帖(1934) |
在二戰時,基隆市役所曾遭到美軍空襲而受損,而後在1945年12月8日修復完成,繼續做為基隆市政府大樓。此建築在1973年加建了一層樓,以及在西側新建六層樓的辦公大樓,舊棟的整體外觀大致仍與以往相同,外觀則上了一層油漆,蓋住了原本外牆磁磚的顏色,之後在2003年被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
戰後初期的基隆市政府大樓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