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基隆已消失建築27:旭川&旭川上的橋

旭川是過去基隆市區的運河之一,而附近是基隆市街的起源地,基隆的第一條街「崁仔頂街」和媽祖廟慶安宮都位在旭川旁,但現在大概很難想像旭川以前小橋流水般的風景,甚至還有小船穿梭及划龍舟的景象。

在二戰後,當局為了因應基隆的人口成長,市區的開放空間改為住宅區。旭川南側的船溜先是在1959年被填平興建東和大樓,旭川的主要河道則是在1975年開始進行整治,興建了明德、親民、至善大樓,旭川則成為了下水道,目前只有在忠四路南側的部分是沒有加蓋的狀態。

基隆旭川位置
基隆旭川位置:1944年 vs 現在
底圖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通用正射影像

旭川誕生

旭川原本是石硬港下游在市區的河道,而「旭川」是在日治時期整治之後才有的名稱。在旭川形成以前,就先叫它石硬港好了。

石硬港下游流經基隆市街的中央,向北流入了基隆港,在河川西岸有暗街仔街、媽祖宮口街、崁仔頂街、新店街、後井仔街、和興頭街,東岸有新興街、福德街、草店尾街、玉田街、石牌街,而河川上有一小橋稱為「福德橋」,直接對著媽祖廟,是市區唯一連街兩側橋樑。

在石硬港的西側,還有另一條河川「蚵殼港」,河川上有「旭橋」,是新店街通往罾仔藔街和基隆車站的小橋。在日治初期,這兩條河有時候又被稱為福德橋川、旭橋川。

1905年的基隆市街
約1905年的基隆市街,可見旭橋、福德橋的位置,和將要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
底圖來源:基隆市街圖(1905)
1907年的基隆市街
1907年的基隆市街
來源:基隆市區公共下水圖(1907)
在蚵殼港上的旭橋
在蚵殼港上的旭橋
來源:臺灣文獻館

基隆港第二期築港工程在1906年展開,修建了基隆港西岸的第一至四號碼頭,以及將新基隆車站附近與哨船頭的土地填平。基隆市區改正計畫也隨之在1907年底動工,將既有的狹小巷道及計畫道路上的房屋拆除,基隆市街於是出現了筆直的道路和格子狀街廓,並同時整治石硬港和蚵殼港,將石硬港的下游興建護岸整建為運河,且將蚵殼港的下游填平改道,使其流匯入石硬港。

石硬港在1909年8月整治完成後,從北到南設有四座橋:旭橋新興橋福德橋和興橋,旭橋則從蚵殼港上的橋變成了石硬港上的橋,而此段河川大概從此時開始有了「旭川」的名稱,或又稱作石硬港運河、旭川運河。

另外,在石硬港流入旭川之前的河道上,設有獅球橋、玉田橋,應該也是在興建旭川運河完成時建造,使人們能方便從市區通往獅球嶺。在這兩橋之間,於1929年拓寬了河道,成為了可停靠小船的旭川運河船溜。

地圖可見整建後的旭川和橋樑名稱
來源:基隆市街圖(1923)
旭川往南的風景
旭川往南的風景
旭川往北的風景
旭川往北的風景,由近到遠是福德橋、新興橋、旭橋,後方可見基隆郵便局的高塔

二戰後,旭川改稱「基隆運河」,而旭橋、新興橋、福德橋變成了明德橋、親民橋、至善橋,並新建了仁愛橋,而運河邊也出現了違章建築。

戰後的旭川
戰後的旭川,由近至遠是至善橋、親民橋、明德橋(1966)
來源:鄭桑溪港都舊情

由於基隆的地形多山,可供發展的用地少,基隆市政府於是著眼於開發市區內其他可利用的空間。高砂公園先是在1950年代被廢止用來興建房舍,然後在1959年動工填平仁五路南側的船溜、南榮路旁的石硬港道(南榮河),蓋上了東和大樓及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廳舍。旭川主要河道的整治則在1975年10月23日動工,將旭川加蓋,興建明德大樓、親民大樓、至善大樓,在1978年8月22日落成,總工程費約2億3千萬元,並將旭川河岸的違建戶遷入。

旭川上的大樓大概是仿效台北市在1960年蓋的中華商場,三棟相連並設有店鋪跟住宅約400戶。目前中間棟的親民大樓在早上會有「崁仔頂漁市」,是基隆具特色的傳統漁市場。但如果親自走一趟,會覺得附近的環境不是很好,因為三棟大樓最初並無設置私人廁所,其生活汙水和魚市場的汙水、垃圾都會直接排到已經是地下水道的旭川,然後就直接流到基隆港,加上室內空間老舊狹小,所以地方曾有打算將建物拆除,但目前應該還只是願景。

在旭川東側的高架道路是連接中山高速公路的「中正高架橋」,又稱為「東岸高架道路」,而高架橋主要與愛一路重疊。

明德大樓與一旁的中山高架橋、林開郡洋樓
明德大樓與一旁的中山高架橋、林開郡洋樓
來源:Google Maps

旭橋 (明德橋)

旭川上的四座橋在一開始都是木橋,而在最北側河口的是旭橋(又稱朝日橋,日文都念作Asahi),位在基隆車站通往基隆港東岸的主要道路上,也是旭川上最重要的道路。

約1923年的旭橋
約1923年的旭橋

旭橋之後在1933年1月13日動工改建為混凝土橋,長度100尺,寬度9間,總工程費85,500圓,在同年9月30日舉行初次渡橋典禮,是二戰結束前旭川上唯一的混凝土橋。新興橋和福德橋在1930年代似乎也有改建,有找到新興橋、福德橋的設計圖,但不確定何時完工。旭川最南側的和興橋則是在1944年時已拆除。

二戰後,旭橋改稱「明德橋」,在1958年的相片中還看的到橋上的路燈。目前只剩下在忠一路、孝一路口的一根橋頭柱子,可能是旭橋的殘跡,並可看到明德橋三字。

戰後的旭橋
圖右有拍到旭橋,似乎有拍到橋上的路燈?
來源:Google Arts & Culture,James Burke(1958)
戰後的旭橋
戰後的旭橋
來源: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
戰後的旭橋及林開郡洋樓
戰後的旭橋及林開郡洋樓
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旭橋剩下的橋頭石柱
旭橋剩下的橋頭石柱
來源:Google Maps
旭橋附近平面圖
旭橋附近平面圖
來源:臺灣文獻館
旭橋改築設計圖
旭橋改築設計圖
來源:臺灣文獻館
旭橋設計詳細圖
旭橋設計詳細圖
來源:臺灣文獻館

新興橋 (親民橋、忠二橋)

新興橋連街現在的忠二路、仁三路,戰後改稱親民橋、忠二橋,橋南側的大樓為親民大樓。

1937年新興橋設計圖
1937年新興橋設計圖
來源:臺灣文獻館
忠二橋現況
忠二橋現況
來源:Google Maps

福德橋 (至善橋、忠三橋)

新興橋連街現在的忠三路、仁四路,戰後改稱至善橋、忠三橋,橋南側的大樓為至善大樓。

1935年福德橋設計圖
1935年福德橋設計圖
來源:臺灣文獻館
忠三橋現況
忠三橋現況
來源:Google Maps

仁愛橋 (忠四路上)

仁愛橋是在二戰後興建,連街旭川兩側的忠四路、仁五路,仁五路南側是在旭川運河上加蓋的東和大樓,而在仁愛橋南側可以看到沒有加蓋的旭川。

仁愛橋和東和大樓
仁愛橋和東和大樓(1966)
來源:鄭桑溪港都舊情
仁愛橋現況
仁愛橋現況,可見仁愛橋名
來源:Google Maps
東和大樓現況
東和大樓現況
來源:Google Maps
仁愛橋南側未加蓋的旭川
仁愛橋南側未加蓋的旭川
來源:Google Maps

和興橋

和興橋不知在何時拆除,在1944年9月的空照圖中已不存在,位置大概是在現在的龍安街口。

獅球橋、玉田橋

獅球橋和玉田橋的原址分別在東和大樓兩側的愛一路、愛三路,目前是一般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