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基隆已消失建築32:基隆港舊岸壁上屋

基隆港西岸的倉庫最初在1912年建成,此時的基隆港只有第一至四號碼頭(岸壁),而除了第一碼頭只有上屋之外,其他第二至第三號碼頭都設有上屋跟倉庫。停靠在基隆港碼頭的船隻,可以將貨物透過起重機搬運到面臨港灣最外側的上屋,,然後再從上屋搬到上屋後面的倉庫、鐵軌。上屋類似於倉庫設施,只會有很大的開口,方便貨物存放,也是進行物品輸出入、進出口關稅處理的地方。

第一上屋的平面呈現L形,第二、第三、第四上屋則是相同的設計,長70間、寬60尺,兩側設有磚造的事務室。

基隆港碼頭的船隻、上屋、倉庫模型

之後在1920年末期,開始了基隆港擴建工程,興建了第14至第18碼頭,這些碼頭又被稱為「新岸壁」,新岸壁的上屋及倉庫在1928年底完工,原本的第1至第4碼頭則相對稱為「舊岸壁」。

新岸壁完工後,舊岸壁的第2、第3上屋約在1931年9月動工改建,舊岸壁也因此暫時停止停靠船隻,貨物跟旅客都先改到新岸壁上下船。這兩處上屋改建工程約在1934年8月完工,從基隆車站連接到第二上屋的陸橋也是在這個時候興建。

上屋的二樓中央為乘客等待空間,兩側則設有店面,以及植物檢查所、郵便局、運輸部的出張所,和台灣銀行紙幣交換所、郵商船票發賣所等。第二上屋二樓南側是台灣運輸會社,北側是埠頭事務所。第三上屋二樓南側是青果聯合會事務所、請願派出所,北側是國際通運會社和事務所。

舊岸壁的第二及第三上屋改造工事之圖

2022-04-27

基隆已消失建築31: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位在基隆港一號碼頭,也算是基隆港岸邊醒目的建築之一,但是並沒有太多相關的資料,而且在二戰後不久拆除,或許是因為遭到了空襲損毀吧。目前原址是中華郵政港西街郵局,它的屋齡超過了60年,也算是一棟老屋了。

  •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基隆市明治町一丁目7番地
  • 原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10號

收稅官吏出張所是為了《砂糖消費法施行規則》在1913年10月23日修訂而設立,專門在港口負責砂糖的稅收務,在1913年10月26日公告成立了收稅官吏基隆、高雄等兩處出張所,隸屬於台灣總督府財務局;其他種類物資的稅務則是由台灣總督府稅關負責。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的廳舍照資料記載,是一棟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洋式妻切造建築,建於1913年3月31日。此機關約在1925年被裁撤,原本的廳舍在之後可能改由台灣總督府稅關使用,也曾由「鐵道部基隆埠頭事務所」使用,或許有多個單位共用的情形。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
收稅官吏基隆出張所

2022-04-25

基隆已消失建築30:基隆陸橋

在基隆曾經有一座陸橋連接基隆車站和西岸碼頭,約在1934年完工,讓碼頭的旅客可以直接來往基隆車站,可說是遮風避雨的無縫接軌轉乘,說明了當時基隆港旅客繁忙的盛況,應該也是台灣第一處從港口到車站的轉乘設施,而目前只剩下一部分還有保留下來。

基隆車站
基隆車站及旁邊的基隆陸橋

基隆港在日治初期因築港工程疏浚,成為了可停泊大船的港口,而基隆港西岸在1908年蓋好了第1至第4岸壁(碼頭),與新的基隆車站在同年完工,從此進入基隆港的新時代。基隆港的各個碼頭都設有貨物裝卸設施,方便將貨船上的貨物放到碼頭的貨物上屋(暫時存放物品,進行海關等檢查的地方)和倉庫,而倉庫後方就是鐵路。之後隨著基隆港的吞吐量增加,當局規劃擴建基隆港碼頭,於1931年在北側新建第14至18岸壁,即是所謂的「新岸壁」,而第1至4岸壁則被稱為「舊岸壁」。

新岸壁在完工後,輪到舊岸壁在1932年開始改建,並將上屋改成能讓基隆港商船旅客使用的設施。當局考量基隆多雨的氣候,為了使在舊岸壁上岸的旅客能夠方便走到基隆車站,因此興建了從基隆車站連接到舊岸壁的船客通路。

此通路也被稱為「基隆陸橋」,從基隆車站到第二岸壁上屋的部分為木造,長度277公尺,寬度4公尺,工程費用38,700圓。在第二、第三上屋之間的陸橋則是鋼筋混凝土造。

基隆陸橋在完工當時,也是全日本最長的陸橋,比原本最長的青森線聯絡陸橋還多了20至30間,約是36至48公尺的長度(1間約為180公分)。

基隆陸橋內部
基隆陸橋內部
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基隆陸橋設計圖
基隆陸橋設計圖
來源:基隆築港工事設計
基隆陸橋設計圖
基隆陸橋設計圖
來源:基隆築港工事設計

基隆已消失建築29:高砂橋 (中山橋也將拆除)

中山橋(也俗稱中山陸橋)是橫跨基隆車站附近鐵路的陸橋,因為與舒淇一起出現在2001年電影《千禧曼波》的場景而成為知名景點,充滿著舊時代的風格,而預計將在不久後的未來拆除。中山橋的前身則是1930年完工的高砂橋,並使用到1970年代才拆除改建。


高砂橋興建

新的基隆車站在1908年落成後,基隆車站因此從北側改到後來的位置。為了方便基隆車站前後兩側的交通來往,在1913年就已有設置了跨越鐵路兩側的木造陸橋,而在基隆車站北邊的岸壁倉庫則設有兩處平交道。

到了1928年,為了配合基隆車站的調車場擴建,原本的陸橋也開始規劃改建。新的調車場將蓋在基隆車站俱樂部及職員宿舍的地方,而職員宿舍則會改到高砂公園西側、原本是玉田貯炭場引込線(註1)的位置。

這座新的陸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定名為「高砂橋」,在1929年7月10日動工,橋樑長度315尺(95.4公尺),寬度六間並設有人車分道,中央為四間的車道,左右兩側人行道各為一間,是由黑板工務所承包施作。陸橋兩側設有斜坡道,斜坡道則是由加藤組施工。高砂橋的工期約一年,最終在1930年7月19日舉行初渡典禮,工程費用約15萬圓。高砂橋啟用後,在基隆港西岸倉庫之間的平交道也就廢止了。

至於高砂(Takasago)橋的名稱由來,高砂橋的東側有旭町及高砂町,但旭川運河上已經有了旭橋,所以可能就因此以高砂町為名,而且高砂橋東側引道的南側出入口剛好就是通到高砂公園。

基隆高砂橋
來源:基隆市大觀

2022-04-23

基隆已消失建築28:高砂公園

基隆市中心曾有一處公園──「高砂公園」,是基隆市少有的大型公園,公園設有劇場、運動場、瀑布假山水等設施,而且公園內還有小山丘,可讓人俯瞰基隆港的風景,甚至還可以看到和平島。

可惜這座公園在戰後約1950年就被廢除了,原處在現在是一般的房舍,看不出以前是公園的痕跡,只留下了公園旁的「公園街」路名,不知道高砂公園的人,可能還會對公園街路名的由來感到一頭霧水。

基隆高砂公園
基隆高砂公園
基隆高砂公園
基隆高砂公園

高砂公園設立

高砂公園的設立是為了要慶祝嘉仁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在1900年5月結婚,基隆的本島人、內地人居民為了紀念此事,分別規劃在基隆設立公園及公會堂,公園選定在市區和興頭街旁的小山丘,公會堂則是在後來基隆神社的位置(公會堂後來才搬到山下)。

話說,高砂公園的基地中央本來就是綠樹成蔭的小山丘,高度約有20公尺(六、七層樓高),山丘下方圍繞著和興頭街、後井仔街、崁仔頂街。在1885年隨法軍來台的攝影師André Salles就拍到了當時基隆市街以及這處小山丘的影像。

1885年基隆市街
1885年的基隆市街,市街後的小山丘是後來的高砂公園
來源:法國國家圖書館

2022-04-22

基隆已消失建築27:旭川&旭川上的橋

旭川是過去基隆市區的運河之一,而附近是基隆市街的起源地,基隆的第一條街「崁仔頂街」和媽祖廟慶安宮都位在旭川旁,但現在大概很難想像旭川以前小橋流水般的風景,甚至還有小船穿梭及划龍舟的景象。

在二戰後,當局為了因應基隆的人口成長,市區的開放空間改為住宅區。旭川南側的船溜先是在1959年被填平興建東和大樓,旭川的主要河道則是在1975年開始進行整治,興建了明德、親民、至善大樓,旭川則成為了下水道,目前只有在忠四路南側的部分是沒有加蓋的狀態。

基隆旭川位置
基隆旭川位置:1944年 vs 現在
底圖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通用正射影像

旭川誕生

旭川原本是石硬港下游在市區的河道,而「旭川」是在日治時期整治之後才有的名稱。在旭川形成以前,就先叫它石硬港好了。

石硬港下游流經基隆市街的中央,向北流入了基隆港,在河川西岸有暗街仔街、媽祖宮口街、崁仔頂街、新店街、後井仔街、和興頭街,東岸有新興街、福德街、草店尾街、玉田街、石牌街,而河川上有一小橋稱為「福德橋」,直接對著媽祖廟,是市區唯一連街兩側橋樑。

在石硬港的西側,還有另一條河川「蚵殼港」,河川上有「旭橋」,是新店街通往罾仔藔街和基隆車站的小橋。在日治初期,這兩條河有時候又被稱為福德橋川、旭橋川。

2022-04-20

基隆已消失建築26:基隆遊廓、基隆婦人病院、基隆末廣稻荷社

遊廓是將遊女(娼妓)集中管理營業的地區,其歷史源自日本17世紀豐臣秀吉統治的時代,等於是合法的「紅燈區」。日本在統治台灣後,遊廓的制度也隨之引入,在人口較多的地方都有設置遊廓。在1896年就已經有了艋舺、淡水、基隆、台中、鹿港遊廓。

遊廓的貸座敷(妓院)需要有地方政府許可才能經營,遊廓旁大多會由地方政府設置「婦人病院」,是性病檢查及治療的場所,而遊廓也通常會有小型的「稻荷社」,以祈求生意興隆及一切平安。

基隆遊廓

臺北縣在1896年6月公告設置了「基隆遊廓」,地點選在基隆市街東側的田藔河庄,在當時屬於郊區,是為了遠離人口密集的市區。但因為基隆遊廓的地點位處偏僻,在基隆遊廓位置公告的一年之後,基隆遊廓內只有一家貸座敷營業,其他的貸座敷業者仍是集中在基隆市區的福德街。

相關業者甚至在1898年提出請願,希望可以將遊廓改設置在市區西側的新店街,但是被基隆辨務署否決了此提議。在此之後,作為田寮港庄地主之一的中立企業株式會社為了鼓勵貸座敷業者遷移至基隆遊廓,先在遊廓地興建了房舍,業者可向其租賃營業,而基隆遊廓才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基隆遊廓及基隆市街的位置
基隆遊廓及基隆市街的位置
底圖來源:基隆市街圖(1905)
中立企業株式會社捐贈遊廓道路位置圖(1906)
來源:台灣文獻館

為了提升遊廓的人氣,基隆遊廓在1901年10月24日開始的三天內舉辦了稻荷祭,並設置台灣神社遙拜所。在1907年1月時,基隆遊廓已有13家貸座敷,包含了戎樓、品川樓、依姬樓、第二甲州樓、翠月、薩摩樓、甲州樓、敷島樓、有明樓、嬉野樓、清月樓、二見樓、大黑樓,總計有娼妓132人、藝妓7人。

1927年12月1日,由基隆多家貸座敷、料理店共同設立了「基隆檢番」,是台灣第一個設立的檢番,使客人能夠將藝旦帶離貸座敷,並向其收取遊興稅。

  • 基隆遊廓:基隆市田寮町1~24番地(本島人遊廓) / 玉田町二丁目84~119番地(台灣人遊廓)
  • 原址:基隆市信義區仁一路7巷、37巷 / 仁三路、愛四路口北側

基隆已消失建築25:日出高級日式住宅區

基隆已消失建築24:天神町、東町、綠町市營住宅,提到了基隆市在1930年新建的新興住宅區──印山町社區,而印山町西側還有另一處高級住宅區「日出社區」(日の出)。

日出社區的大片土地原本是由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在1920年向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買下,作為存放煤炭的「貯炭場」(藉由田寮河南側的基隆輕鐵從瑞芳運到這裡)。然而,1920年代末期的煤炭業景氣低落,加上田寮港運河剛好要進行擴建,三井物產因看好未來發展,於是計畫將大片空地釋出。

三井物產的貯炭場在1929年傳出了要出售的消息,後來由吉鹿善次郎、長谷川福逸、中辻、古川以16,800圓共同買下了22,400坪的土地(含山坡地),登記在日乃出土地商會名下,其中約18,000坪開闢為住宅區,在1933年3月28日舉行地鎮祭準備動,約在1934年完工。日出社區是高級社區,從空照圖可看到大部分都是獨棟的日式住宅,與市營住宅兩戶至四戶連棟的型態不同。

日出社區距離基隆市中心不遠,而且就在基隆第一小學校隔壁,應該也算是當時的高級學區吧。日出社區的日式建築目前皆已不存在,大部分是一般的公寓民宅,在最南側的山坡則有梵音寺,而道路紋理大致仍維持著一樣的形式。

  • 日出社區:基隆市雙葉町
  • 原址:基隆市仁愛區愛七路、延平街兩側

日出社區位置 1944年vs現在
底圖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通用正射影像

相關文章

2022-04-19

基隆已消失建築24:天神町、東町、綠町市營住宅

台灣日治時期各地也有所謂的社會住宅,以只租不賣的方式供有需要的人申請居住(大多是日本人,畢竟移民少有自住房屋,且台灣人住不慣日式房屋)。基隆市由於地形多山,市區可發展的腹地狹小,隨著人口增加也產生了住宅不足的現象。

基隆市役所為了改善住宅難求的問題,自1920至1940年代逐漸在基隆市區東部的田寮河兩側,設立了三處市營住宅:天神町市營住宅、東町市營住宅、綠町市營住宅。其皆為一層樓的木造日式住宅,共計有218戶。除此之外,還有專供從事漁業者的基隆市營漁民住宅。

這些市營住宅與周邊的日人住宅區在二戰後,或許先是作為公家宿舍(剛好由外省人填補了日本人的空缺,所以周邊的外省人比例也較高),之後逐漸轉變成私有住宅,並拆除改建為透天厝或公寓大廈,原本的日式建築幾乎已不存在。

特別的是,天神町及東町在一開始只是住宅社區的名稱,基隆市而後在1931年公布實施町名時,才將當天神町、東町作為當地的町名。


天神町市營住宅

天神町市營住宅是基隆市最早設立的市營住宅,由基隆市役所向大倉組租下了田寮河南岸2,912坪的土地,在1921年4月動工興建住宅,設有附屬俱樂部和運動場,在同年10月完工開始出租,每戶月租金17圓。因為社區內也在同時設置了「基隆天滿宮社」,這個住宅社區因此被稱為「天神町」,在社區前方的田寮橋則在之後改稱「天神橋」。天神町市營住宅設有四戶建16棟、二戶建1棟,共有66戶、17棟,每戶面積11坪;俱樂部和運動場則都是磚造平房。

關於基隆天滿宮社,是在1921年12月25日鎮座,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所以常會有學生來參拜。隨著天滿宮社周邊的住宅開發,減少了神社社域的尊嚴感,當地居民因此決定將天滿宮社搬到高等小學校與天神町社區之間的高地;而當時適逢基隆神社改建,所以就把基隆神社的舊本殿改為新天滿宮社的社殿,在1934年10月20日鎮座。新的天滿宮社境內種有櫻、桃、李花共450棵,周邊開闢成一處小公園,並且可俯瞰田寮河的景致。

天神町市營住宅位在現今的仁愛區復興街一帶,皆已改建為一般民宅,天神橋是現在的「祥龍橋」,基隆天滿宮社則是祭祀鄭成功的「南靈宮」,而廟前有虹橋公園。

  • 天神町市營住宅:基隆市天神町120番地
  • 原址:基隆市信義區愛九路內的復興街南側
天神町市營住宅
天神町市營住宅(但跟1945年平面圖對不太起來)
天神町市營住宅
天神町市營住宅,可見田寮河對岸蜿蜒上山的道路
天神町市營住宅位置
基隆天神町位置,可見圖中標示市營住宅、天滿宮社
來源:基隆市街圖(1931)
天神町市營住宅位置
天神町市營住宅:1944vs現在

2022-04-18

基隆已消失建築23:基隆火力發電所

台灣北部的電力在日治初期只有仰賴龜山(1905)和小粗坑(1909)的水力發電所,但由於受到颱風嚴重影響就會停止運作而導致斷電斷水,因此當局便考慮在台北、基隆設置預備發電所,並首先於1911年,在台北公館設置了容量900千瓦的台北預備火力發電所(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啟用後廢止)。

在基隆地區的電力設施,最早是1909年設置在田寮港庄的變電所,以處理從台北傳輸來的電力。後來才在1919年規劃設立容量2,000千瓦的火力發電所,地點選在基隆變電所隔壁,但由於位置靠近公學校及小學校,擔心煤煙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石坂莊作、許梓桑、明比實平等人曾上書向台北廳表達反對意見,基隆火力發電所的計畫因此延宕。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於是在1920年8月將計畫更改,包含了將煙囪高度調至170尺以上、增加煙道截面積、增加自動給炭機等改善措施,而台灣總督府在同年10月5日同意了基隆火力發電所的興建案。基隆火力發電所在1921年2月14日動工,同年11月10日完工;試運轉完畢後,在1922年2月14日正式投入營運。

到了1930年代,基隆火力發電所周邊已住宅林立,同時當局也有計畫要擴大整體的電力設施,在基隆地區設置35,000千瓦的發電所,於是選定在八斗子新設「北部火力發電所」(現在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1937年2月動工,1939年4月落成,是台灣日治時期發電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所。

在基隆市區的基隆火力發電所則在1938年停機,其設備在1943年因應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要求,移到了澎湖火力發電所。

  • 基隆火力發電所:基隆市雙葉町94番地
  • 原址:基隆市仁愛區延平街12巷
基隆火力發電所平面圖
基隆火力發電所平面圖
來源:アジ歴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運河及提塘変更の件 (1920)

2022-04-17

基隆港全景一覽

分享日治時期基隆港的全景圖,都是從基隆港東岸的山丘上拍攝,時間在1920年代之後,但角度及年代略有不同。

從基隆神社上方拍攝

從這裡可以拍到日新町及義重町一丁目到五丁目(約信一路到信六路)的範圍,沒有基隆市役所照片的是在1930年前拍攝。

基隆港全景
基隆港全景,對面是舊岸壁(1~4號碼頭)
基隆港全景
左至右可見郵便局、台銀、公會堂、吾妻、憲兵隊
基隆港全景
左至右可見台銀、公會堂、吾妻、憲兵隊,憲兵隊旁是信二路
基隆港全景
左至右可見吾妻、憲兵隊,圖中是現在的信三路
基隆港全景
圖中是現在的信三路
基隆港全景
信三路至信五路 (圖中是信四路)
基隆港全景
圖中是現在的信五路,右側有基隆座
基隆港全景
信四路及信六路之間
基隆港全景
信四路及信六路之間

基隆已消失建築22:基隆座

在基隆座設立以前,基隆還沒有專門為了戲劇表演、電影放映設立的場所,只能借用一般的房舍使用,因此高松豐次郎便在哨船頭街設置了「基隆座」,於1908年3月1日盛大開幕,是基隆的第一座劇場。

基隆座之後在1909年5月拆除,改在附近填海造陸形成的新市街蓋新的基隆座,並在1909年8月落成。由於基隆座的經營規模逐漸擴大,近江時五郎、水野新十郎、田宮喜造、張添惠、石坂莊作、辰己宗太郎、明比實平、黃仁祥等人在1919年12月組成了「基隆劇場株式會社」,並且規劃要新建可以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場。

新的基隆座在1921年7月上樑,同年9月完工,建築工程費12萬圓,內部設備25,000圓。其設有三層樓高的高塔,內部還有需要用人力推動的旋轉舞台,華麗程度可說是當時全島第一,也是基隆日治時期唯一的內地式劇場,而基隆市其他的劇場還有高砂劇場、福德戲館、基隆戲館。

  • 基隆座:基隆市日新町五丁目1番地
  • 原址是玉山銀行: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122號

基隆座外觀
基隆座外觀
基隆港全景中的基隆座
基隆港全景中的基隆座
基隆劇場內部
基隆劇場內部,1925年5月16日舉行基隆理髮營業組合研究大會

1945年6月基隆大空襲

基隆作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同時也是日治時期的軍事重鎮,在1940年代設有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基隆要塞,以及海軍高雄警備府的基隆防備部隊、基隆在勤海軍武官府、基隆海軍運輸部等軍事部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然是盟軍攻擊的重點目標之一。

美軍在1944年10月12日首次對台灣發動空襲,在基隆造成了以下的設施損壞:基隆車站機關車格納庫、舊岸壁石造倉庫、新岸壁官舍16號倉庫、台灣電化會社鐵工場、北部火力發電所、高砂橋南側、社寮町的台灣船埠會社工場、鼻頭角燈台官舍、基隆燈台官舍、桶盤嶼掛燈浮標、仙洞掛燈浮標、富貴角燈台官舍,以及倉庫的砂糖、米、茶等多項物資被燒毀。

在此之後至二戰結束之間,在基隆總計有超過50次的空襲行動;其中最嚴重的是1945年6月16日至6月19日,連續四天的「基隆大空襲」,其投彈量僅次於高雄大空襲、台南大空襲,導致基隆人傷亡,以及不少市區建築被摧毀。

基隆市區因腹地不大、人口密集,也因此設置了許多防空洞,依1970年的紀錄,在基隆市區共設有682處防空洞(有些可能也是戰後興建)。

基隆要塞兵力配備及火網構成要圖
來源:台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1946)
基隆要塞司令部海軍防備隊編制
來源:台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1946)
台灣警報傳達系統圖(澎湖由海軍要港部傳達)
來源:台灣防空讀本(1937)

2022-04-16

基隆已消失建築21:大阪商船基隆支店

大阪商船(Osaka Shosen)是在過去經營客、貨航運的大公司,總部位在日本,在台灣曾設有基隆支店。在基隆車站前方的基隆支店事務所是基隆港最醒目的建築之一,在1914年完工,由森山松之助設計,在中央部設有圓塔,但不幸在1945年被美軍空襲炸毀,而原址在戰後改作基隆市公車總站。

  • 大阪商船基隆支店:基隆市明治町一丁目8番地
  • 現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2號

日本郵船支店(左)、大阪商船支店(右)在現今的位置
底圖:Google Maps

大阪商船是在1884年5月,由廣瀬宰平聯合了大阪的55名船主所設立的「有限會社大阪商船會社」,之後在1893年12月改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大阪商船所屬的32艘船被徵用以負責輸送軍需品及軍隊,因此獲得了日本政府的信任。

日本在1895年取得台灣後,大阪商船即在基隆設立代理店,而後在1896年4月首先取得了命令航路的內台航路的經營權(日本郵船在隔年也加入同路線經營,而日本各地的命令航路也多由這兩家商船會社包辦)。在開始命令航路的任務後,大阪商船於1896年10月在基隆鼻仔頭街開設了「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並在1897年5月升格為「基隆支店」。

在鼻仔頭街的大阪商船會社支店
大阪商船會社支店及支店長宿舍

1936年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宜蘭街

1936年6月1日台北州宜蘭郡宜蘭街的電話簿,其中包含了電話加入者的電話及地址,並以日文五十音順序排列。宜蘭街是現在宜蘭縣宜蘭市的前身,在1940年10月28日才升格為「宜蘭市」,成為台北州的州轄市之一,且其行政區範圍也在同時因併入了原本宜蘭街的周邊地區而擴大,並延續至今。

加入宜蘭郵便局電話服務的地區包含了宜蘭街宜蘭、壯一、金六結字五結,電話呼出服務則是以距離宜蘭郵便局4公里以內的範圍為限。此外,在宜蘭車站前方設有公眾電話。

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封面
宜蘭郵便局

あ~か


1936年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板橋、新莊、新店、三峽、蘇澳、羅東、頭圍、三星

接續上一篇的1936年《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這篇包含了台北州新莊郡(新莊郵便局)、海山郡(板橋郵便局)、文山郡(新店郵便局)、宜蘭郡(頭圍郵便局)、羅東郡(羅東及三星郵便局)、蘇澳郡(蘇澳郵便局)的電話及地址。

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封面

板橋郵便局

板橋的電話及地址

新莊郵便局

新莊的電話及地址

1936年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松山、汐止、北投、草山、淡水、瑞芳、金山、雙溪

分享台灣日治時期的電話簿,出自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在1936年10月發行的《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收錄的是在當年6月1日調查的電話號碼及用戶地址。當時設置電話需要像各地郵便局申請,並繳納電話登記及使用費,若地址或名字有更改則需向郵便局申請更正。電話號碼基本上是依加入電話的順序訂定,所以在城市才會有到四碼,其他地區則只有一到三碼。

每次通話時間以3分鐘為限,未滿3分鐘仍算一次通話。特別的是,由於並不是每一家都有裝設電話,郵便局提供了「呼出電話」服務,會由郵局人員去通知要被通話的人去有電話的地方接聽。

至於電話簿上的地址,實際上是土地地籍,台灣在1936年之後的地址編訂方式是:

  • 街庄:州/廳-郡-街/庄-大字-(小字)-番地
  • 市:州/廳-市-町-番地 or 州/廳-市-大字-(小字)-番地
但在此電話簿上會將地址省略,例如:「旭町一丁目1番地」改為「旭1-1」,「金瓜石1番地」改為「金瓜石1」。

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封面

松山郵便局

松山的電話及地址1
松山的電話及地址2

基隆已消失建築20:基隆郵便局波止場出張所

波止場(Hatoba)是日語碼頭的意思,基隆郵便局波止場出張所顧名思義是位在基隆港邊的郵便局出張所,建於1912年,也是基隆車站周邊別緻的建築之一,但可能在1945年被美軍空襲炸毀,原址目前是舊基隆車站對面的全家便利商店。

  • 基隆郵便局波止場出張所:基隆市旭町三丁目→明治町一丁目(基隆合同廳舍)
  • 原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2號
波止場出張所現況位置
波止場出張所現況位置
底圖來源:Google Maps

此郵便局出張所源自於1902年1月設立的「基隆停車場郵便電信出張所」,隸屬於基隆郵便電信出張所。此時的基隆停車場(基隆車站)並不是在現今基隆車站的位置,而是在大約現今港西街底的地方,是清代基隆車站的位置。之後,在1904年4月1日改為「基隆波止場郵便電信出張所」,在1907年5月1日改為「基隆波止場郵便出張所」。

隨著第三代基隆車站在1908年完工,原本鄰近舊車站的設施,也逐漸移轉到新車站周邊。波止場出張所也因此規劃遷移,而新的波止場出張所在1912年動工,地點選在基隆港岸邊的船客待合所北側,並在同年5月1日遷入,外觀看起來有配合著船客待合所的風格,且位置也剛好與基隆郵便局本局,分別坐落在基隆港南岸的兩側。這棟波止場郵便出張所與基隆車站、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大阪商船日本出張所共同形成了基隆港西岸作為台灣玄關的美麗風景。

2022-04-15

基隆已消失建築19:船越旅館、國光客運基隆站

以前基隆車站前方南側的國光客運站,在日治時期是一處大型的日式旅館「船越旅館」,二戰後改建為公路局客運站(2001年改成國光客運),而國光客運站在2018年5月因基隆車站周邊整體規劃而拆除,原址現在是忠一路的一部份。

  • 船越旅館:基隆市明治町一丁目5番地
  • 國光客運基隆站: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3號

船越旅館 (Funakoshi Ryokan)

新的基隆車站在1908年搬到新址後,鐵道部也將車站前方的三角地出租給民間業者經營旅館。在船越旅館設立以前,原處是三處日式旅館:依姬館、高砂館、末廣館(「館」或做「旅館」),都是兩層樓的日式旅舍,然而一場猛烈的大火改變了這裡的旅館生態。

在1920年7月12日下午2點20分,中間的高砂館二樓發生了大火,由於火勢非常猛烈,也蔓延到了兩側的依姬館和末廣館,導致三個旅館在30分鐘內就被完全燒毀,而且還燒到了鄰近的基隆站長室,幸好無人傷亡。此事故也導致原本預計要抵達基隆車站的火車,因為怕火勢蔓延到基隆車站,所以先暫時停靠在八堵車站,延後了一陣子才繼續發車。



基隆車站前的依姬館、高砂館、末廣館,在1920年燒毀
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依姬館、高砂館、末廣館的位置(紅色是鐵道部允許日本由船使用的部分)
來源:台灣文獻館 台北廳基隆堡曾仔藔庄官有地使用地圖(1913)

在火災之後,末廣館的老闆「船越倉吉」在此重建旅館,依姬館和高砂館則搬到了基隆市區的別處重新營業。末廣館是船越倉吉在1919年所購入,結果之後不久就因火災而燒毀,在災後改為「船越旅館」重建,在重建時又遇風災損毀,而後在1921年11月19日舉行上棟式上樑,在1922年4月開幕。

船越旅館是一棟三層樓的日式建築,三樓為客房,二樓為可容納50人的大食堂,一樓則設置了理髮部、石坂名產物陳列所;石坂名產物陳列所是由石坂莊作設置,是與鐵道部合作的接待所,並有提供免費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