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基隆已消失建築1:基隆郵便局變遷&義重橋街的巷弄紋理

第一代基隆郵便局:基隆最早的華麗廳舍

中日雙方在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後,確定將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隨後率領近衛師團從旅順前往台灣,並在1895年5月31日從澳底登陸台灣,為台灣日治時期的開端。

基隆在日治時期最早的郵局,是1895年7月9日公告設立的「第一野戰郵便局」,與台北的「第二野戰郵便局」、中壢的「第三野戰郵便局」在同時設立,是台灣本島最早的臨時郵局設施(日軍先於1895年3月27日,在媽宮城內開設了野戰郵便局)。

臺灣總督府在廢除軍政,改實施民政後,第一野戰郵便局在1896年4月1日改為「基隆郵便電信局」,此時的郵便課位於三沙灣庄清治時期的基隆海關,電信課位於石牌街的家屋;而在同年10月,郵便課也移轉到了石牌街。

之後,基隆郵便電信局在「義重橋街」蓋起了新的廳舍,並在1898年7月完工,是當時基隆最華麗的建築(其他設施大多仍使用清治時期的建物),外觀與台北郵便電信局幾乎一樣,而此時的地址是「基隆街義重橋74番戶」。而後因郵便業務量增加,電信課機械室及事務室在北側另蓋了獨立廳舍,於1899年4月完工。

另外,由於當局有意要帶動基隆哨船頭一帶的發展(有許多基隆港工程填出來的土地),在幾乎與郵便電信局搬到新廳舍的同時,基隆辨務署在1898年7月24日,從基隆車站附近的罾仔藔街移轉到義重橋街。此處原本是清代的「統領衙門」,就位在郵便電信局正對面,使義重橋街成為了基隆的行政中心,之後的台灣銀行支店、公會堂、市役所、憲兵分隊等設施也設/遷到了這附近。

基隆郵便電信局
基隆郵便電信局電信客機械室(左),郵便課(右)
來源:基隆郵便電信局統計書,1905年
第一代基隆郵便局
基隆郵便局舊廳舍
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第一代基隆郵便局配置圖
舊基隆郵便局配置圖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第一代基隆郵便局平面圖
舊基隆郵便局廳舍平面圖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第一代基隆郵便局電信分室平面圖
舊基隆郵便局電信分室平面圖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台北郵便電信局
1898年5月27日落成的「台北郵便電信局」
來源:Wikipedia

第二代基隆郵便局:基隆港東岸的地標

1907年4月1日,台灣總督府新訂了「臺灣總督府郵便局官制」,基隆郵便電信局於是改為「基隆郵便局」。基隆郵便局在之後因業務擴張,空間逐漸不敷使用,因此有了另建廳舍的規劃。在考量內、外地郵務配送的方便性,以及台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至基地現場勘察後,在1909年5月選定在基隆港東岸規劃華麗的廳舍,並且能讓進出基隆港的旅客的眼睛為之一亮。遷建郵便局的規劃在確定後,原本在目前郵便局前方的計畫道路也因此撤銷。另外,新郵便局基地上的「台灣銀行基隆支店」,則在之後搬到了基隆支廳西側的街廓。

新廳舍基地的西半部也是基隆港填海工程造陸的一部分,而第二代基隆郵便局在1911年初動工,1912年4月17日完工。建築是由近藤十郎設計,建築中央入口具有一圓頂及四對雙柱,兩翼為具辰野式紅白水平飾帶的拱廊,而南翼有一塔樓,整體呈不對稱的形式。郵便局正面是電信櫃台,右側是掛號櫃台,左側設有公共電話;工程由台北高石組承攬,土地徵收費17,348圓,廳舍的工程費用82,315圓,附屬工程6,900圓。基隆郵便局在同6月9日舉行落成式,7月8日遷入營運。

基隆郵便局
基隆郵便局
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基隆郵便局
基隆郵便局
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基隆郵便局
基隆郵便局
來源:Wikipedia

對於基隆郵便局的設計,就連畫家石川欽一郎也讚嘆不已,認為郵便局的圓頂呼應了後方丘陵的曲線,單邊的高塔則使整體造型富有變化,而銅瓦屋頂的暗褐色也搭配了綠色的丘陵,在波光的倒影以及後山的雲霧之下,彷彿就是東洋的威尼斯;並建議在郵便局前方廣場,可設立大理石雕像,或像是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立柱,更能添加整體美觀,而前方日新橋未來的改建,則需要謹慎地設計,以免減損基隆郵便局的美。

石川欽一郎 - 基隆郵便局
石川欽一郎所畫的基隆郵便局(1926)
來源:薇薇的天空

第二代基隆郵便局作為基隆港東岸的地標,呼應了基隆港對面在1908年落成的基隆車站,而基隆郵便局的波止場出張所也在1912年,從舊基隆車站搬到新基隆車站前,與之後完工的大阪商船基隆支店(1914)、日本郵船基隆支店(1915),共同形塑了基隆港作為北台灣進出門戶的入口意象。

註:波止場在日文中也作「埠頭」,為碼頭、渡口的意思。

基隆車站
松崎萬長設計的基隆車站
來源:Wikipedia

基隆郵便局波止場出張所
左邊建物是基隆郵便局波止場出張所
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舊基隆郵便局之後改為其它使用,後來拆除改建為「基隆郡役所」,在1921年完工;原址現在是信二路停車場、基隆市防災大樓。舊郵便局北側的電信課機械室,則是變成了基隆第一家西洋料理店「自由亭」。

基隆郵便局在二戰結束前的地址是「基隆市元町一丁目1番地」,編制有庶務課、郵便課、鐵道船舶郵便課、軍事郵便課、貯蓄課、電信課,並管轄波止場郵便出張所、濱町郵便出張所(1934-)、水返腳郵便出張所(1906-1914)、新岸壁出張所(1931-1934)、岸壁出張所(1934-1937)。

基隆郵便局的通話地區及費用
來源:台北州下各局電話帖,1936年

在二戰時,基隆郵便局不幸在1945年因美軍空襲被轟炸,造成屋頂明顯的損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僅將建築稍微修葺,作為「基隆郵局」繼續使用。1968年10月28日,基隆郵局的營業組、包裹組、郵件收發組、局長室及管理單位暫時遷到了市內其他地點以繼續業務,基隆郵局則在之後拆除,現址目前是基隆愛三路郵局與中華電信機房。

話說,基隆郵局西側的「基隆東岸廣場」,原本是基隆港的水域,在戰後填海才變成了陸地,此處在蓋上了建物後,也使得基隆郵局不再是進港時會看到的明顯地標。

遠方可見被炸毀的基隆郵便局圓頂(1949年)
來源:Jack Birns,Life Photo Collection
遠方的基隆郵便局(1958年)
來源:James Burke,Life Photo Collection
基隆郵局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基隆郵局改建後的郵局大樓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義重橋街

在找基隆郵便局相關資料的時候,也發現了第一代郵便局、基隆廳舍之間道路就是「義重橋街」。其得名於南側「義重橋」,是基隆早期少數連接田寮河兩側的橋梁。

從舊地圖中可看到,義重橋街往南經過義重橋後連接石牌橋,往北則會連接到小基隆的哨船頭街。舊基隆郵便局周邊的環境也是很有意思,它對面的基隆(支)廳廳舍,在是清代的「統領衙門」,而衙門後方是一處高起的地勢,上頭是清代的「統領營」,大概是軍營之類的設施,在日治初期是作為陸軍官舍,而統領營以北都還是海。

1885年清法戰爭時的基隆,圖左可見義重橋,而義重橋街似乎尚未形成,或是被毀了
來源:André Salles,https://gallica.bnf.fr/
田寮河北岸,最左邊可見義重橋,接著是義重橋街
來源:基隆築港誌(1916)
義重橋(南岸)
來源:台灣名所寫真帖(1899)

此處的設施雖然後來都歷經拆除改建,但是「義重橋街」還存在著!義重橋是現在的「金雞橋」,在往北過橋之後,義二路和信一路之間「義二路2巷」就是以前的義重橋街,沿著老街繼續走下去,穿越信二路,會連接到「信二路286巷」,最後抵達義二路,老街的紋理就到這邊暫時中斷,基隆其他的老街紋理之後再來研究研究

最後,再講一下義重橋街地區的行政區劃演變。「義重橋街」在1901年時,是基隆廳下的街庄之一,在1903年11月1日與其它的街合併成「基隆街」,而義重橋則改為基隆街下的土名「義重橋」,範圍是信一路到信二路,以及基隆神社、基隆醫院一帶。1931年10月1日設立的「義重町」,範圍變成了北長條的形狀,大概是義二路到東側的山腳下,約等於目前地籍上的忠義段範圍。

基隆港工程前,基隆郵便局的周邊環境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新、舊基隆郵便局、義重橋街位置圖
以前的義重橋街,是現在的義二路2巷
義重橋街現況,一旁的信二路停車場是第一代基隆郵便局舊址
來源:Google Maps

參考資料

  • 臺灣日日新報
  • 基隆郵便電信局統計書,1905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