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區跨過鐵路往南的獅球嶺是日治時期的軍事重地,曾設有「基隆重砲兵大隊」(後來變聯隊)和「基隆衛戍病院」(後來變陸軍病院)。在重砲兵大隊的東南方的鐵道附近,則曾設有「忠靈殿」,殿內有紀念台灣守備隊的「招魂碑」,及紀念近衛師團的「千人塚」。
基隆重砲兵聯隊的基地現在是成功國宅、光華國宅等民宅,衛戍病院是成功國小,而相關的碑則還存在著。
基隆重砲兵聯隊、陸軍醫院:1945年vs2015年 |
地圖中可見忠魂碑、千人塚 來源:開放博物館,基隆市名所案內圖(1932) |
基隆重砲兵大隊
基隆重砲兵大隊在最初是在日軍來台的1895年即設立的「臨時基隆保壘團守備要塞砲兵隊」,是為了平定南部戰事所增派的部隊,宿營地在大沙灣頂石閣砲臺北方的原清軍兵營。在戰事平定後(1896年?)改成一般的軍隊編制,正式成立「基隆要塞砲兵大隊」,並在1897年4月移防社寮島(和平島)。
之後,在1906年4月才遷到獅球嶺,並在1907年10月改為「基隆重砲兵大隊」,新建的軍營設施自1911年陸續完工,然後於1936年5月30日再升格為「基隆重砲兵聯隊」。
基隆重砲兵大隊 來源:記念臺灣寫真帖(1915) |
基隆重砲兵大隊 |
基隆重砲兵大隊 來源:Wikipedia |
基隆重砲兵大隊兵舍 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基隆重砲兵大隊 |
基隆重砲兵大隊、衛戍病院配置圖(1913) 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
二戰後,基隆重砲兵聯隊的基地成為了山下團管區、大運新村。軍事設施在1960、70年代陸續遷出,原處開發為住宅社區,而新社區的東西向道路以「光」字命名:如光一路、光二路,南北向道路以「華」字命名:如華一街、華二街。
基隆大運新村
|
後方為團管區
|
圖前方是大運新村,後方是已拆除的團管區及營區 來源:Wikipedia 張國強的家 |
大運新村之後在1994年拆除改建為13層樓的「光華國宅社區」,共有980戶,其中由軍方分得400多戶,用來安置基隆陸軍大運、仙洞、寧靜、復山、成功、信仁、經厚新村,及海軍海強、居仁新村、空軍成功新村等10處眷村的眷戶,基隆市政府則分得500多戶。
光華國宅興建基地位置 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
光華國宅空照圖 來源:台灣通用正射影像 |
基隆衛戍病院
基隆衛戍病院最初是1895年6月3日的「近衛師團衛生隊」,同月7日編成「野戰病院」,10日編成「後兵站病院」,是位在義重橋街的統領衙門(今 基隆文化中心)。1895年11月改為「基隆舍營病院」,1896年4月,改為「基隆衛戍病院」,同年11月改為「台北衛戍病院基隆分院」。
在1897年,搬到了獅球嶺(砲兵大隊在之後才搬到旁邊),此處原本是清治時期1893年設立的「崇基書院」,是台灣設立時間最晚的官設書院。1907年10月,再改為「基隆衛戍病院」。1936年10月,改為「基隆陸軍病院」。
在日治末期,基隆陸軍病院在瑞芳設有「大坑埔分室」。二戰後1946年12月16日基隆陸軍病院由台灣警備總部的軍政部台灣區特派員吳國興街收,改為「台灣區第一醫院」。
之後,在1952年由「定海海軍第一醫院」進駐,1957年2月改為「海軍第三醫院」(今 基隆榮總前身),後因配合台5線開闢而搬遷(醫院網站寫1962年),接著成功國小在1958年9月設立,而病院建築還做了一陣子的校舍才被拆除。
在基隆陸軍病院東側原本應該是病院職員宿舍,在戰後設有「兆連新村」眷村,在1997年拆除改建為兆連新村國宅大樓,並於2002年完工。
前方衛戍病院、後方重砲兵大隊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
紀念近衛師團的千人塚
台灣總共有三處「千人塚」,都是因為戰事而埋葬亡者的墓塚。照時間順序排列,第一處位在枋寮,是台灣清治時期1884年,清軍與排灣族率芒番社打起來時,戰歿的約300名清兵。第二處在馬公,1895年2月日本陸軍比志島混成枝隊佔領澎湖時,戰歿的972人。
第三處則在基隆獅球嶺,是埋葬近衛師團在1895征台戰歿者的地方(碑上寫2,156人,基隆風土記寫3,000多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帶領近衛師團在1895年5月31日從澳底登陸台灣,在6月3日占領基隆,隨後佔領台北,並繼續往台灣中南部前近。在6月中,選定了獅球嶺作為近衛師團死者的火葬場,在進軍途中的死者遺體則陸續從舊港、梧棲、鹿港、布袋、安平的港口被運回此處焚燒。
在焚燒時,是在火的上方架鐵軌,再將遺體疊上去,燒完後直接就地掩埋。在初期每天約處理30至80人。到了10月,因暑氣略消加上戰事大抵平息,火葬場的處理人數也減少,每天大約處理7、8人,最終處理的死者總計達3,000多人。1896年3月30日,在火葬場附近舉行了在台灣的首次招魂祭,而遺骨在1901年移葬到了台北圓山的陸軍公墓。原本在基隆埋骨的地方,後來則被俗稱為千人塚,並立有「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1895.11),但之後被埋沒在了草堆中。
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 碑文(1895.11) 來源:臺灣記憶 |
直到來自奈良天台宗金峯山寺、在基隆的住持中澤慈愍,在基隆重砲兵大隊附近的草堆發現了千人塚的紀念碑,覺得應該要設立像樣的紀念設施。在跟地方人士討論後,也獲得了佐久間總督、牧野基隆要塞司令官的同意,之後於1912年6月7日建成了「忠靈殿」(不確定是否為千人塚原址),並舉行盛大的祭典,而忠靈殿的匾額是由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所寫。
在忠靈殿旁的千人塚 來源:臺灣記憶 |
在隔年1913年6月3日(近衛師團佔領基隆的日子),「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碑(不知原本設在哪?)也遷到了千人塚。
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碑 來源:石坂莊作,北臺灣の古碑(1923) |
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碑(1908.8) 來源:臺灣記憶 |
另外,天台宗基隆布教所住持中澤慈愍及信徒近江時五郎、須藤潔、大川甲助、加藤覺念、木村龜吉,在1920年8月向總督府申請設立正式的寺廟,寺號由天台宗座主吉田源應訂為「大日山法王寺」,在1920年12月6日經允許設立,地址是台北廳基隆堡石硬港庄141番地,而寺廟附近在後來約種植了一百棵的山櫻花。
當地現在還有法王寺,而法王寺的現任住持是海濤法師!忠靈殿則或許是現在的「三坑地藏王菩薩廟」,廟裡還有日治時期的地藏王菩薩像,位在仁愛區龍安街198巷4弄。千人塚的這兩個碑,目前也還擺放在附近,只是碑下方原本的石座基礎已不見蹤跡。
千人塚的紀念碑現況 來源:中時電子報 |
基隆法王寺 來源:Google Maps |
紀念台灣守備隊、兩度搬遷的招魂碑
招魂碑是為了紀念台灣守備隊的病、戰死者,在1898年10月設立在基隆守備隊的軍營內,正面「招魂碑」三字是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所寫。之後為了方便一般民眾參拜,此碑在1908年4月遷到了高砂公園東側入口處的小丘上。
剛搬到高砂公園內的招魂碑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
然而,之後只有為此舉行過一次祭祀活動,加上招魂碑附近會有公園的孩童、動物嬉戲,而顯得不莊重。在鄉軍人會基隆分會因此在1926年6月,向基隆市尹建議,將碑遷到忠靈殿旁,之後在1926年1月動工,1927年3月完工,並在招魂碑左側立有遷移碑記的石碑。根據2018年的新聞,招魂碑和遷移的碑也都還存在。
在忠靈殿的千人塚碑(左)、招魂碑(右)
|
招魂碑正面碑文 來源:石坂莊作,北臺灣の古碑(1923) |
招魂碑的遷移碑記(1927.03) 來源:臺灣記憶 |
參考資料
- 入江文太郎,基隆風土記(19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