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8

苗栗已消失建築3:苗栗消防組詰所

苗栗消防組是在1939年7月10日經許可設立,並由苗栗地區民眾捐出了3萬圓以購置消防車及搬運車各一台;在消防組成立以前,消防工作則是由當地的壯丁團負責。初代的苗栗消防組長為梅本馨,副組長為森幸三郎,小頭為石山豐喜,副小頭為宮崎孝平,其他人員有高橋方太郎、郭兆欽、荒川達之助、廣石時男、末次金次、木村龜男、小泉福元、川村基、栗野武助、渡邊時男、川瀨正男、入日保薰、山本喜八、森保十、中村濱夫、山口靜雄、中西秋吉、佐佐木丈一、古川留吉、阿部清。

苗栗消防組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消防局)則是在1941年4月25日舉行落成式,外觀與其它地方的消防詰所相同,具有約三層樓高的一處高塔,以便勘查失火的地點,而其建築的位置在苗栗郡役所旁,推測是在武德殿與郡役所之間。

二戰後,此處成為「苗栗縣警察局消防警察隊」,而北側的苗栗武德殿則成為「苗栗縣警察局」,現況是台灣中油中苗站。

1960年代的苗栗消防警察隊
1960年代的苗栗消防警察隊
戰後的苗栗消防警察隊
戰後的苗栗消防警察隊
來源:苗栗市誌第四冊
從消防塔往北看的景觀,左下角有拍到武德殿入口
來源:臺灣之城市與工業(1954)

2022-05-27

苗栗已消失建築2:苗栗武德殿、舊苗栗縣警察局

武德殿設立

苗栗武德殿位在苗栗郡役所北側,其建築在1932年動工,同年12月8日舉行落成式及武道大會,工程費用共10,300圓,主要是供苗栗郡警察課練武使用。在1935年4月21日的新竹–台中地震時,苗栗武德殿也受到了部分損壞,包含了屋瓦掉落,以及外側圍牆倒塌。

苗栗武德殿
苗栗武德殿落成時外觀
苗栗武德殿
苗栗武德殿屋頂受損情形

2022-05-26

苗栗已消失建築1:苗栗縣城

苗栗縣在清光緒15年(1889年)自新竹縣獨立劃出,在首任知縣林桂芬命令下,在清光緒17年(1891年)建了苗栗縣城,然而在城牆位置上僅種有莿竹,未建造磚、土牆,並設有東、西、南、北四個門。苗栗縣城的範圍位在苗栗街、維祥庄、芒埔庄、社寮崗庄的交界處,大概是現在的玉興街、建華街到郵電街之間。

雖然在圖上可看到苗栗縣城的四個門,但其門的位置感覺有點奇妙,除了通往南側聚落的南門有在主要的道路上,其他的三個門似乎位在田中央?

在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後,原本苗栗縣城牆位置的莿竹逐漸被砍伐,並被附近居民納入私有的田地。台灣總督府在1901年12月調查土地時,已難以看出城牆的位置。另外,苗栗車站附近是日治時期設站後,聚落才逐漸往北延伸,而聚落中心仍位在南側,包含了有郡役所、街役場、郵便局、媽祖廟、文昌廟等設施,但仍侷限在鐵路跟田寮圳之間,鐵路西側的地區則是在二戰後才有開發。

苗栗縣城池土地調查
苗栗縣城池土地調查
來源:台灣文獻館
苗栗縣城池位置圖
苗栗縣城池位置圖
來源:台灣文獻館

2022-05-24

基隆已消失建築36:基隆鄉土館、清代海關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後,基隆在1863年開港通商,於是在基隆東岸的二沙灣也出現了類似洋行的建築,其建築特色為具有能遮風避雨的拱圈迴廊,加上傳統閩南式屋瓦。在基隆的這些洋行或事務所集中在二沙灣,是因為當時基隆港尚未疏濬,船隻無法在深入停靠在主要市街附近,而位在市區外側,也能與當時衛生環境較不佳的市街環境區隔,或許對於外國人也比較舒適,而清代的基隆海關也設在此處。

這些海關跟洋行大約建於1864年(同治3年),並沿著海岸線排列。在甲午戰爭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從澳底登陸台灣,並先北上前往瑞芳、基隆,之後再到台北以及陸續南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基隆的時候,就是待在清代的海關建築(後來拆除),因此之後這裡被指定為御遺跡地,並設有紀念碑,而紀念碑隔壁棟建築則在後來成為稅關官舍,再被改為基隆鄉土館,展示基隆相關的史料文物。

  • 基隆鄉土館:基隆市入船町四丁目1番地
  • 現址: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66號

清代基隆海關建築:之後改為稅關官舍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1895年6月3日從瑞芳抵達基隆,並開始與基隆的義軍交戰,逐漸佔領基隆市街,約在同日下午5點20分進駐義重橋北側的統領營,在周邊的山上,也約在同時升起了日章旗,並響起了天皇陛下萬歲的呼聲,代表基隆已大致平定。在隔日的6月4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移駐二沙灣的西側第一棟的舊海關,此兩層樓建築又有一說原為英國人的事務所兼住家。

在6月4日直到10日早上前往台北的期間,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便是將此海關建築作為近衛師團司令部,並同時作為臨時台灣總督府。之後,此處曾作為水上警察署和稅關,而後因建物腐朽,除了西側第二棟的一層樓建築之外,其他皆被拆除,並改興建稅關官舍。

最右棟曾做近衛師團司令部,是後來的紀念碑位置所在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樺山資紀等人在基隆舊海關
圖中的水上警察署應該是後來的基隆鄉土館
來源:台灣文獻館(1899年)
二沙灣周邊,橘色是稅關所屬用地
來源:台灣文獻館(1915年)

2022-05-23

基隆已消失建物35:基隆水族館

基隆市在日治時期1916年就已經設有水族館,是為了配合舉辦「台灣勸業共進會」而設立,而且是全台灣最早的水族館──基隆水族館,但是這個水族館並沒有維持很久,只運作三年就閉館了。之後,為了配合1935年舉辦的「臺灣博覽會」,在孤拔海水浴場旁蓋了新的基隆水族館,並大約持續到二戰結束,戰後似乎因空襲受損而拆除。

  • 第一代基隆水族館:基隆市義重町五丁目3番地→基隆市中正區信六路21號
  • 第二代基隆水族館:基隆市入船町四丁目7-1番地→基隆市中正區東海街1號
基隆水族館位置

第一代基隆水族館(1916~20):因台灣勸業共進會而設立

台灣總督府為了舉辦「臺灣勸業共進會」,殖產局在1912年就曾提出要設置各種展館,而其中就包含了水族館;但此計畫仍只是構想,詳細地點及規劃皆還未確定。直到1915年,才確定要在台北圓山公園設置動物園,以及在基隆設置水族館。

基隆水族館由臺北廳興建,是利用哨船頭富貴市場的建物改建而成。關於此水族館的設計,則是聘請了鐮田彌次郎負責,因為鐮田有在朝鮮共進會經營仁川水族館的經驗。基隆水族館的基地約1,200坪,建坪約160坪,設有中央噴水池、兩側休憩所和25個水槽(8個淡水槽、15個鹹水槽、2個大槽),展示的魚類除了台灣和中國沿岸的魚、珊瑚、海帶、貝類、龍蝦,還有來自島根縣的海獅、玳瑁、綠蠵龜(日文又俗稱「正覺坊」)。

基隆水族館的工程在1916年3月底時,約已完成了八、九成,是當時日本規模最大的水族館,總經費51,000圓,其中由基隆公益社捐獻了三千多圓;當時其他的大型水族館還有大阪府堺市的水族館、仁川水族館。

由富貴市場改建的基隆水族館
來源:臺灣水產協會雜誌(1916-03-25)

為了配合台灣共進會的展覽活動,在基隆水族館周邊由木村組所有的空地,也無償就借用給台北廳設置各種賣店,而基隆水族館在1916年4月15日開館,自同年7月9日則開放夜間參觀,營業到晚上九點。基隆水族館展示的物種,除了原本的館藏之外,還有陸續由外界贈送的物種,例如廣東太田總領事贈送的廣西娃娃魚、基隆漁夫吉井治太送的海龜、山家三良買來送給水族館的小鱷魚等。

基隆水族館在1920年8月因暴風雨受損而暫時休館,後來因為經營費用的問題,在同年12月決定永久閉館。之後,水族館原址改回原本的市場,並仍稱為「富貴市場」,在1922年1月13日重新開幕。

2022-05-07

基隆已消失建築34: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場 (台肥第二廠)

基隆市區的田寮河南岸在過去有一處大型肥料工場──台灣肥料第二廠,曾是基隆市的重要工廠。其算是有滿久的歷史,在日治時期1914即開始運作,並陸續改名和擴建,直到1983年才關廠,歷經了將近七十年的歷史。

  • 台灣肥料會社基隆工場:基隆市田寮町75番地
  • 台肥二廠:基隆市信義區六合街口

從森山商會到基隆肥料、東亞肥料:1914~1919

台肥第二廠的基地位在金交椅山的山麓,附近在日治初期都還是田地,在著山丘的西側則有1896年設立的「基隆遊廓」。

森山敬治設立的「森山商會」在1913年取得棉花嶼的鳥糞磷礦開採權後,在同年底提出在田寮港庄秋山炭坑(註1)下方土地(田寮港庄210番地)設立肥料製造工場的計畫,規劃設置事務所、分析室、宿舍、工場、倉庫等設施,並以磷礦和基隆市街所產生的排泄物製作成肥料。此計畫在1914年2月經當局許可,森山商會的肥料事業就此展開。

之後,森山商會的肥料工場在1917年被「基隆肥料合資會社」收購。基隆肥料本來是想在港東病院(避病院)附近設置肥料工廠,後來因故作罷,就直接把森山商會的肥料工廠買了下來。

基隆肥料合資會社在1918年6月改為「基隆肥料株式會社」,社長是小松利三郎,取締役為笹盛留吉,常務取締役有水野新十郎、藤田伊奈介、波多野顏次郎,監察取締役有柏原米太郎、顏雲年、梅野清太。不久之後,大阪的資本家也在同年,在基隆肥料的隔壁成立了「大東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然後在1919年10月將基隆肥料株式會社合併,並改稱「東亞肥料株式會社」。

註1:台肥第二廠基地南側在日治初期,有秋山義一經營的「秋山炭坑」,之後因坑內有浸水的情形,所以在1913年廢坑,並將炭坑的權利轉讓給木村久太郎的木村組。木村組在接手後,在秋山炭坑旁邊另外開挖了「新一坑」,繼續煤炭開挖事業,然後在1917年再轉讓給基隆炭礦株式會社。


從東亞肥料到台灣肥料:1919~1945

東亞肥料株式會社在田寮港的工廠面積約有14,000坪,之後在1920年7月蓋新工廠,並在1921年6月完工,設有硫酸工場、硫酸煮詰工廠、過磷酸石灰製造工場、調合肥料工廠等設施。社長是井原百介,董事包含了中辻喜次郎、野村勘四郎、藤川類藏、小松利三郎、後宮信太郎。在1924年1月,台灣肥料株式會社(1910年6月設立在高雄)將東亞肥料合併,並將本社從高雄遷到了基隆。

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場
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場
來源:基隆市案內(1930)

基隆已消失建築33:基隆港新岸壁上屋

現在基隆港西岸的第14號到第18號碼頭,是在日治時期1920年代所規劃,約在1927年興建,將碼頭岸邊挖深疏濬,使大船能夠停靠,並將部分海岸填平,以及興建倉庫設施。這幾處碼頭相對於靠近基隆市區的第1號至第4號碼頭,其興建時程較晚,因此被稱為「新岸壁」,而且因為是在昭和時期興建,附近地區在之後又被命名為「昭和町」。

新岸壁的上屋及倉庫設施大致分成了兩個時期興建,一開始是先蓋了第14至第16號上屋及倉庫,約在1928年10月完工、開放使用;第二批則是第17至第18號上屋及倉庫,約在1930年才完工。

新岸壁的上屋規模算是當時東洋第一,土地占地5,850坪,總樓地板面積17,00坪,五棟上屋的長度略有不同,但都是鋼筋混凝土造的三層樓建築,屋內設有電梯,屋頂則設有起重機。一樓高21尺、二樓高13尺、三樓高10尺,含屋頂最高69尺2寸。從一到三樓及屋頂各樓層的每坪負重量分別是9噸、6噸、4噸、3噸,總共可承重6萬噸重量。

基隆港新岸壁的規劃
基隆港新岸壁的規劃
來源:基隆市街圖(1923)
基隆港新岸壁上屋
基隆港新岸壁上屋